《Winnie House》
.jpg)
- 空間性質:毛胚屋
- 使用成員:大人2位、小孩2位
- 空間面積:35坪
- 主要建材:檜木、橡木、洞石、賽麗石、陶瓷烤漆、木紋磚
姐妹住在同一棟樓、不同層,兩間屋子平面格局一模一樣,客廳同樣面北,外部風景與隔壁棟呈現L型配置,左邊視野有1/3是鄰居,沒有太多直射的陽光,下午就算有西曬,太陽仍然被大樓擋住,室內有時略顯陰暗。因兩家人喜好跟需求不同,希望室內設計呈現不一樣的結果。
屋況背景
妹妹個性活潑好客,追求明亮清爽的材料、趣味的空間,希望三不五時能邀親友來家中舉辦派對。屋主剛遷入新家就要準備迎接新生兒,共養育兩名子女,也有孝親房需求。
設計手法
如果走廊有盡頭,希望盡頭是一道自然光。縱使無法開窗、走出去,也要讓視野可以穿透,光線得以進屋。
明亮迎賓,N字型轉折玄關
玄關設計一道白色的玄關牆,牆體不頂天也不靠邊,讓光線得以穿透;路徑則以N字型轉折延長入門的時間感與距離感,擴大空間感受,玄關牆面客廳端結合電子壁爐。
玄關採用灰色基調的材質,如雅士洞石、木化石,以及灰色調的磁磚地板,雖然空間較為狹窄,材質感明亮宜人。
盡頭有光,貫穿窗邊的臥榻檐廊
稍微縮小玄關尺度讓空間給臥榻,臥榻沿著窗邊一路穿越更衣室,再延伸到主臥室的床頭,廊道盡頭底牆設置鍍鎳質感的燈具,性格外冷內熱,不亮時外表冰冷,點燈的夜晚有溫暖的光暈灑在地板上。
於細節處,主臥室的入口結合窗邊廊道,並且對準天花板線條,數盞方燈呈現序列感。
這條互通的長形臥榻同時也是檐廊,成為家中視線最長、自然光線最亮的走廊,也可以招待更多客人入座。窗戶搭配風琴簾,蜂巢狀結構能折射光線,使光均勻漫射到室內,賦予柔和的光線表情,
因窗光直入中島區,主色調也用白色,公區可貫徹格柵語彙,用格柵隱藏廚房門、廁所門,無需再用玻璃門提升室內明亮度,這是與姊姊家不同之處。
一般窗戶邊框漆上油漆容易積聚灰塵、越擦越髒,用白色人造石收邊後,視覺精緻,清潔起來也更方便。
電器櫃外移增交誼度,黑色懸空創造輕盈感
不用獨立專屬的餐桌,而是用中島,親友可分群窩在客廳、中島或是臥榻區,從廚房外移的電器櫃,可服務公共區域。電器櫃上頭是一塊鏡子,以完形心理學概念,延續燈具的序列感進一步延伸空間感。
另一方面,鐵件櫃以黑色塊狀與直線條形塑出「黑色懸空」,呈現不是完全頂天立地的結構感,使灰色的地磚、沙發與中島檯面,能與大面積的木頭色語彙相互平衡。即使暗色,亦不至於冰冷。
洗手台精緻小巧,檜木與獨立盆大方好客
客衛浴雖然小巧,但是精緻。洗手台選用特殊獨立盆,引用來自廚房的好材質,賽麗石檯面堅硬耐用,盥洗時不至於損傷檯面,一旁有鐵件櫃與檜木櫃,吹頭髮時飄逸淡淡的檜木香氣,放衣服的層板也是用檜木製作,提升洗手、穿衣與沐浴的好感度,小層板可晾曬擦手巾,種種小細節都能讓人備感貼心。
創新挑戰
在窗邊設置一條臥榻與室內檐廊,從客廳貫穿更衣室、主臥室,並利用鏡子延伸空間感。這條最長的室內動線,提供光線、視野與座椅。居家色調以明亮的灰與原木色為主,儘管選用很多材質,卻能透過維持色調而不顯紛亂。
日作隨筆
屋主很喜愛色彩與材質搭配,設計師透露,訂家具時,椅腳木頭顏色一度太白,於是當場送回調色重噴。雖然增加交期的時間壓力,最後成果毫無違和感,尤其是舒適柔和的光質感,彷彿為空間混音後製作總體平衡,驚嘆現場的好感度比照片更美好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